美中晶片战升级,成熟制程市场成新战场
美中晶片战争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随着中国大陆在成熟制程晶片领域的持续努力,战场已经从高端先进制程逐步延伸到更广泛的成熟制程领域。美国的“高墙小院”策略,即通过出口限制阻断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进步,可能在成熟制程市场面临挑战。中国大陆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令美国的制裁策略面临新考验。
尽管美国的出口管制已经对中国在先进晶片领域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中国在传统的成熟制程晶片的生产上却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成熟制程晶片虽然不如先进制程晶片那么高端,但它们在手机、汽车、家电等日常消费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成熟制程晶片的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干扰,导致汽车市场遭遇重创。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今年的晶圆制造设备支出达到了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9%,占全球总支出的约40%。这一增长不仅仅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出口管制前的设备囤积需求,也表明中国正在积极扩展其在成熟制程领域的生产能力。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等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在此领域的投资尤为引人注目。中芯国际在2023年的资本支出为75亿美元,远超2019年和2020年的20亿美元。通过加大对成熟制程晶片的投资,中国大陆正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打破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中国的成熟制程晶片崛起,影响全球市场格局
“高墙小院”策略虽然在一度压制中国的高端晶片制造能力,但在成熟制程市场上却未能发挥预期效果。根据Bernstein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在全球成熟制程晶片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8%,较2017年的14%有所上升。此外,2023年中国大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已增长至53%。这一趋势表明,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中国大陆的客户正在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本土供应商,从而削弱了美国企业如德仪和格芯等在这一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大陆在成熟制程晶片市场的崛起,也暴露出美国“高墙小院”策略的局限性。中国不仅依靠庞大的国家支持,还通过积极的价格竞争和长期的战略布局,逐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这一策略类似于中国在太阳能面板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即通过价格优势和时间耐力,最终压制国际竞争对手。
尽管中国大陆在成熟制程晶片领域尚未完全主导市场,但它无疑已经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不断进步,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出口管制政策,并可能需要在“高墙小院”策略的实施上做出调整。
结语
随着美中晶片战的继续,成熟制程晶片的市场争夺将成为新的焦点。中国大陆在这一领域的迅速崛起可能会使美国的“高墙小院”策略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或将因此发生重大变化,而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的突破,将是接下来晶片战的重要看点。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