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晶片领域,辉达(NVIDIA)长期以来无可争议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AI应用的快速发展,一些竞争者正逐渐显现出挑战辉达的潜力,特别是在客制化AI晶片领域。以博通(Broadcom)为例,其开发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被认为有可能在2024年为公司带来60亿至90亿美元的AI相关销售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辉达在这一市场中的份额。根据Omdia Research的最新预测,博通已将2024年AI半导体营收目标上调至120亿美元,显现出其对AI晶片市场的强烈信心。
博通目前正与三大主要客户合作,开发客制化的AI晶片,这些客户分别为谷歌、Meta和字节跳动。此外,博通还与其他未公开的客户合作,开发下一代AI处理单元(AIXPU),这些努力将推动博通进一步扩展其在AI晶片市场的布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云端服务供应商开始倾向于使用客制化晶片或ASIC(应用特定集成电路),而不是依赖辉达的GPU。这一趋势主要是因为客制化晶片能够在成本和性能上提供更好的优化,从而更加高效地支持内部工作负载。因此,预计到2025年,客制化AI晶片将在AI硬件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谷歌TPU的需求激增标志着AI晶片市场格局的重大转变。TPU的持续增长有可能对辉达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尤其是在云计算领域。谷歌云端(Google Cloud)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垂直整合策略,使其能够通过TPU技术实现成本效益和利润的提升。这也进一步验证了TPU技术的商业价值,并表明其能够成为辉达GPU的有力竞争者。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由云端供应商推动的客制化AI晶片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20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000亿美元,增速超过GPU市场。Omdia也预估,TPU支持的AI产品将推动谷歌云端的增长,并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态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辉达即将失去市场主导地位。许多云端供应商依然继续选择辉达的GPU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微软在2024年采购了485,000颗辉达Hopper GPU,而Meta也购买了224,000颗最新一代GPU。此外,辉达还在积极开发下一代Blackwell GPU,以保持其在销售和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根据花旗的预期,到2028年,AI晶片领域的总市场规模(TAM)将达到3,800亿美元,预计辉达将继续控制约75%的市场份额,而ASIC和客制化AI晶片将占据剩余的25%。这一发展趋势表明,AI晶片市场的竞争将在未来几年加剧,而客制化AI晶片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说,虽然辉达在AI晶片领域仍占据领先地位,但谷歌TPU及博通等竞争者的崛起无疑将改变市场格局。随着客制化AI晶片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AI芯片市场将更加多元化,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