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AI技术的背景下,辉达(NVIDIA)、博通(AVGO)和迈威尔(MRVL)正上演一场AI晶片领域的角逐。根据《英为财情》的报道,博通与迈威尔在客制化晶片(ASIC)领域近年来逐渐抢走了辉达的风头,从今年第二季度末开始,它们分别领先辉达约30%和50%。
随着科技巨头如亚马逊(Amazon)、Google和微软等纷纷加速自家AI晶片的研发和生产,客制化晶片的市场潜力已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根据业内领军企业的预测,到2027年,客制化晶片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9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60%。
迈威尔对未来市场持较为保守的看法,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但随着早期客户的增长,迈威尔暗示这一预测存在上行空间。相比之下,博通的预测则更为激进,认为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至900亿美元之间。
迈威尔还透露,AI市场的总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750亿美元,其中420亿美元将来自客制化计算,意味着客制化计算的年增长率将达到45%。此类计算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亚马逊和微软,预计将在2025年和2026年加速成长。
博通的客户群则包括Google、Meta(前Facebook)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这些公司计划在2027财年内部署数百万规模的AI计算集群。更令人关注的是,博通还赢得了苹果(Apple)和OpenAI等公司的订单。
尽管辉达目前的股价处于整理状态,并且根据EV/EBITDA估值,其市值已低于迈威尔和博通,市场普遍预计辉达的市场份额将在2027年大幅下降。然而,市场低估了两点:一是辉达在CUDA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二是辉达每年推出新一代产品时的显著性能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CUDA的强大技术优势将使得云服务商难以快速转向客制化晶片。考虑到云计算市场约占整体AI晶片市场的50%,预计到2027年至2030年间,若客制化晶片供应商能在该市场中占据一半的份额,将是一次重大胜利。
尽管如此,博通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可能过于理想化,尤其是在假设大部分云服务收入将转向客制化晶片供应商时。此外,客制化晶片是否能够与辉达每年一代的产品创新周期保持同步,也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辉达每代新产品的性能提升常常令人瞩目,这也是其持续领先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博通与迈威尔正在积极布局并争夺市场份额,但辉达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创新周期,仍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其在AI晶片市场的领导地位。然而,随着竞争愈加激烈,AI晶片的未来仍充满变数,辉达是否能够继续稳固其霸主地位,仍需时间的检验。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