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芯片战自2018年以来逐渐升级,成为全球科技与地缘政治的关键焦点。以下是从2018年到2024年间,美中在半导体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政策变化,展示了两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
美中芯片战争的序幕在2018年拉开。美国司法部起诉中国公司福建金华集成电路窃取商业机密,随即,美国政府切断了该公司与其美国供应商的联系。此外,美国政府还开始采取措施,阻止荷兰ASML公司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极紫外(EUV)光刻机,这使得中国在高端半导体生产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
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美国将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阻止它们获得先进的10纳米以下生产技术。同时,美国政府还实施了全球芯片供应链封锁,尤其是在华为问题上,美国成功施压全球芯片制造商停止向华为出货芯片,导致华为的海思芯片和智能手机业务陷入困境。
进入2022年,拜登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出口管制力度。美国商务部宣布,全面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此外,美国还推动盟友荷兰和日本实施出口限制,限制高端光刻机和尖端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2022年8月,《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通过,宣布对半导体研究和制造投入520多亿美元,旨在提升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应对中国的崛起。
2023年,美国继续通过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例如,美国要求英伟达和超微停止向中国出口用于人工智能的顶级计算芯片,并加强对量子计算和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荷兰和日本也在美国的压力下对中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半导体技术出口限制。
到了2024年,随着芯片战的持续升级,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和投资限制。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24种芯片制造设备以及三种用于开发芯片的软件工具进行管制,并将140家公司列入“实体名单”。美国财政部则发布了针对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投资限制规则,进一步加剧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对抗。
从2018年到2024年,美中芯片战不断升级,已从单纯的贸易制裁转向技术封锁与国际联盟对抗的全面战略。这场技术与地缘政治博弈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格局。随着技术壁垒和国际合作不断加深,这场芯片战的结局尚未可知,但无论最终如何,它都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发展与产业竞争力。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