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年份。英特尔曾是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但如今却深陷亏损困境。自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以来,英特尔的亏损额高达16亿美元,股价大幅下跌,回到1997年的水平。公司的市值从最高峰时的2800亿美元跌至仅剩800亿美元,连道琼工业指数也在11月将其剔除,辉达取而代之。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英特尔执行长Pat Gelsinger宣布于12月黯然下台,标志着公司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英特尔的衰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的战略失误积累的结果。英特尔错失了多个重要的市场机会,这其中最为致命的是未能抓住手机芯片市场的崛起。早在苹果推出iPhone时,英特尔曾被邀请生产手机芯片,但由于高层错误判断手机市场的潜力,最终错失了这一巨大的商机。此后,英特尔又错过了收购辉达的机会,虽然当时英特尔高层意识到图形处理器(GPU)将在数据中心扮演关键角色,但最终董事会拒绝了这一提案。如今,辉达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市值是英特尔的39倍。
除了错失市场机会,英特尔的技术创新也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制程技术上,英特尔的10纳米制程一度多次跳票,最终延迟至2019年才开始量产。相比之下,台积电通过引进荷兰ASML的极紫外光(EUV)机台,在制程技术上实现了飞跃,成功超越了英特尔,率先量产7纳米技术,稳稳占据了全球半导体技术的领先地位。
英特尔在2021年试图挽回颓势,聘请了技术出身的季辛格(Pat Gelsinger)担任执行长,并提出“在四年内提升五代制程”的雄心壮志。然而,尽管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英特尔在2024年的财报仍显得黯淡无光。市占率的下滑、营收的减少,加上巨额投资的回报未如预期,使得公司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裁员计划也引发了内部不安。自8月以来,英特尔启动了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从自愿离职到多次裁员,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半月。这一裁员计划不仅耗费了公司巨额的遣散费,还导致许多原本忠诚的员工离开,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人才储备和士气。
英特尔如何能从这次危机中走出,重返行业的巅峰,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公司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雄厚的财力,但能否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迎头赶上竞争对手,仍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英特尔来说,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战略方向,恢复市场信任,或许是其重生的关键。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