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工业技术研究院)近日举办了庆祝其“电光50周年纪念餐会”,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及产业领袖,超过百位重量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餐会上,工研院历任所长如史钦泰、徐爵民、陈良基等10位重量级人物共同回顾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推动台湾科技产业崛起的宝贵经验。
在会上,史钦泰前董事长回忆了台湾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他提到,1970年代台湾的科技产业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半导体”这一新兴技术知之甚少。当时,年轻的他和同行们以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参与了国家半导体计划。史钦泰强调,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人才、精神和文化的支撑,而“ERSO”的精神正是工研院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
前科技部长、前工研院院长徐爵民回顾了工研院创院初期的艰难时期。台湾的科技产业刚刚萌芽,许多企业尚未出现。工研院肩负起了主导科技发展的责任,助力了包括联电、台积电、世界先进等企业的诞生。随着产业的逐步壮大,工研院也从最初的技术主导转型为专注于前瞻技术的研发,致力于支持高风险且具未来潜力的技术领域,例如奈米电子、软性电子和平面显示技术等,为台湾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占据领先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研院副总暨资深技术专家吴志毅在发言中指出,虽然AI技术的崛起一度出乎预料,但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半导体技术依然是未来几十年全球科技创新的支柱,而工研院不仅致力于技术研发,还积极推动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生态建设。他强调,随着先进制程的要求不断提高,材料和设备的技术整合成为台湾产业的重要需求,工研院将继续为台湾半导体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厂商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与技术生态。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世杰则分享了在AI时代,半导体研发的前瞻性技术投入对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到,半导体晶片的研发需要巨额投资,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资源需求和风险也相当庞大,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扶植至关重要。张世杰还强调,面对全球化及少子化的挑战,吸引国际人才、整合全球资源,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此次纪念餐会不仅是对台湾半导体产业辉煌历史的回顾,也展现了工研院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台湾要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仍需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才的持续投入。工研院将继续扮演产业转型的桥梁角色,为台湾科技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