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即将下台,但美国政府仍不断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成长。继将140家中国半导体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后,近日美国再次加强制裁,限制了24种半导体设备、3种半导体软件和AI芯片中的关键HBM内存,并在平安夜前夕对中国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发起了301调查。
这一连串的举措凸显出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战略部署,意在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成熟制程领域。美国为何将目标从高端芯片扩展到成熟制程芯片?业内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在多个层面迎头赶上,且进步速度惊人。美国不仅要限制中国在先进制程芯片的技术突破,也要通过“合围”策略,对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产业进行全面打击。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芯片已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半导体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扩展,预计到2026年,中国芯片的产能份额将超过22%,领先韩国和台湾,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国。
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可谓“农村包围城市”,即首先在成熟制程领域取得突破,积累资本和技术优势,再向先进制程迈进。成熟制程芯片市场需求庞大,占全球市场的60-70%。即使是全球领先的台积电,成熟制程芯片的产能也占其整体产能的60%以上,成为其稳定收入来源。因此,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上的崛起无疑威胁到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尤其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
美国发动的301调查,实际上是《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下的行动,旨在调查和限制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及相关下游行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查不仅关注芯片本身,还涉及到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信和电网等多个行业。301调查历史上曾成功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迫使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半导体产业陷入衰退,失去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情况大相径庭。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一。中国芯片产业的抗压能力远非日本当年可比,且中国有能力通过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分散风险。今年,中国芯片市场预计增长20.1%,达到186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1%。
尽管301调查可能对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首先,中国芯片仅占美国市场的1.3%,即使遭遇额外关税,影响有限。其次,中国芯片出口主要面向台湾、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受欧美市场制裁的风险较低。更重要的是,中国具备报复能力,早前中国已宣布对镓、锗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限制,这一措施对美国芯片制造商构成了不小的压力,进一步削弱了美国芯片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芯片技术进步迅速,华为等公司已经在5nm制程芯片的研发上取得突破,进一步表明中国芯片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迎头赶上,甚至有可能在量子芯片和碳基芯片领域实现技术“弯道超车”。
面对美国的301调查,中国芯片产业尽管面临挑战,但凭借其强大的市场份额、技术进步和应对能力,未来依然有望在全球芯片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的打压策略可能只能在短期内产生一定影响,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芯片产业有可能实现更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个全球芯片竞争的关键时刻,谁将引领未来,仍值得我们关注。
----- 责任编辑:巨优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让您轻松做采购
----- 保证原装正品,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若您想获取报价或了解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及交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信息,请联系客服,郑先生TEL:13428960096 QQ:393115104
咨询热线
0755-83206860